你的位置:实盘炒股杠杆平台_实盘股票配资官网_实盘股票配资操作 > 实盘股票配资官网 > >如何炒股配资配资平台 力源海纳IPO:实控人IPO前夕独揽超9700万元,产能利用率暴跌,募资计划合理性存疑与财务隐患,能否挺过即将到来的现场检查?
热点资讯
实盘股票配资官网

如何炒股配资配资平台 力源海纳IPO:实控人IPO前夕独揽超9700万元,产能利用率暴跌,募资计划合理性存疑与财务隐患,能否挺过即将到来的现场检查?

发布日期:2025-03-26 21:09    点击次数:160

如何炒股配资配资平台 力源海纳IPO:实控人IPO前夕独揽超9700万元,产能利用率暴跌,募资计划合理性存疑与财务隐患,能否挺过即将到来的现场检查?

2025年3月21日如何炒股配资配资平台,根据监管部门提供的2025年第一批首发企业现场检查抽签名单,江西力源海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力源海纳”) 被随机抽中。这家自称“工业电源领军者”的企业,在招股书中标榜技术突破与国产替代,但其真实底色却是一场由实控人黄瑞炉及其家族主导的“收割游戏”:在IPO前夕,实控人通过股权转让、关联交易、突击分红等手段套现超9700万元,而公司自身却深陷产能利用率暴跌、应收账款高企、研发投入垫底等泥潭。

家族利益捆绑:IPO前的“精准”套现路径

力源海纳的股权结构和治理架构,堪称“家族企业”的典型样本。截至2024年6月,公司前十大自然人股东中,黄瑞炉及其亲属占据七席,包括前妻黄莺、两个女儿黄穗与黄逸舟、姐姐黄金桂与黄银贵,以及外甥殷学锋等。黄瑞炉通过直接持股及一致行动协议,实际控制公司60.4%的表决权,形成绝对话语权。

图片

1

股权转让“低价甩卖”:

家族IPO前夕套现

据招股书披露,2022年至2024年,黄瑞炉家族通过多次股权转让实现巨额套现:

2022年8月:黄瑞炉以1元/股的超低价格,将合计16.1%股权转让给女儿黄穗、黄逸舟及姐姐黄金桂、黄银贵,随后黄穗又将4.1%股权以同样价格转给黄莺(黄瑞炉前妻)。

2023年12月:在IPO前夕,黄瑞炉联合殷学锋、黄金桂等亲属,向深圳达晨、杭州达晨等机构转让股份,套现总额达4578.86万元,其中黄瑞炉个人套现1204.34万元。

图片

2024年3月:通过《一致行动协议》,黄瑞炉进一步巩固控制权,为后续资本运作铺路。

2

现金分红与关联企业套现:

实控人独揽超9700万元

黄瑞炉除股权转让个人套现1204.34万元外,力源海纳在报告期内频繁现金分红,资金大量流入实控人口袋:

2021年:公司分红7000万元,黄瑞炉按82%持股比例分得5740万元;

2022年:再次分红2000万元,黄瑞炉按47.8476%持股比例分得957万元;

图片

关联企业套现:2022年,力源海纳以1036.56万元收购黄瑞炉等人持有的东莞力与源公司。据爱企查披露,黄瑞炉、殷学锋、王瑞锋在被收购前于东莞力与源的持股原为71%、10%及4%,那么黄瑞炉个人套现金额为735.96万元。

图片

该公司在被收购前于同年1月和6月突击分红共1500万元,其中黄瑞炉个人突击分红获得1065万元。

图片

3

员工持股平台“暗藏玄机”:

亲属占据核心职位

公司设立6个员工持股平台(如历源新瑞、历源凯森等),名义上为激励员工,实则成为家族控制权的延伸。例如,历源启创、历源瑞斯的执行事务合伙人为黄子超、铁建军等,其身份与黄氏家族关系未在招股书中披露,疑似亲属代持。

综上,仅公开披露的套现路径中,实控人独揽超9700万元。若叠加员工持股平台的隐性利益输送,实际规模或更高。

4

家族化特征进一步放大风险

高管团队“任人唯亲”:财务总监由外甥殷小敏(原IT工程师)兼任,2024年3月才更换为专业财务人员;

研发投入“应付检查”:2023年研发费用突增至3324万元(此前两年均不足2000万),疑似为满足创业板上市门槛而临时增投。

图片

业绩虚胖、现金流恶化与客户集中度高且频繁变动

实控人的套现狂欢,与力源海纳的财务数据形成了鲜明反差。招股书虽显示公司表面业绩增长,但依赖赊销、政府补贴与会计手段粉饰报表的问题依然存在。

1

营收“打白条”:

应收账款占比近90%

2024年上半年,力源海纳应收账款余额达2.3亿元,占当期营收的89.92%,坏账准备计提比例8.42%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前五大客户集中度从2021年的41.41%升至58.82%。

图片

2

客户集中度与新增客户异常

根据披露,2024 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高达 58.82%,较 2021 年的 41.41% 显著上升,且当年新增客户贡献了近三成收入(如德福科技占比同比激增 )。客户集中度高且频繁变动,可能存在通过非关联方(如突击合作的大客户)短期粉饰收入的嫌疑。

图片

2022-2024 年,公司每年均有 3-4 家大客户为新晋关联方,而 2023 年新增客户在 2024 年上半年又集体消失。这种异常变动可能暗示收入存在季节性或突击性,需警惕通过关联方或特定客户 “做高” 收入。

3

现金流恶化:

经营净流出近亿元

2024年上半年,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9259.61万元,与净利润4127万元的“纸面盈利”严重背离。

图片

4

政府补贴“输血”:

净利润含金量不足

2021-2023年,公司获得政府补助累计5510.37万元,占同期净利润的15.6%。2023年单年补贴3103万元,占净利润的20.3%。若剔除补贴,公司盈利质量将大打折扣。

图片

5

盈利能力与流动性风险

公司近三年毛利率分别为 45.89%、41.85%、44.85%,虽 2024 年回升 3 个百分点但仍处于 41%-46% 的波动区间,反映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不稳定。运营效率方面,2024 年存货周转率 0.54 次(行业均值 2.63 次)、应收账款周转率 3.37 次(行业均值 5.48 次),均显著低于行业水平。存货周转缓慢导致资金沉淀及仓储成本增加,应收账款回收效率不足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。

产能利用率暴跌与募资悖论:扩产还是圈钱?

力源海纳的产能危机,进一步暴露其募资计划的合理性存疑。

1

产能利用率断崖式下滑

2021-2023年,公司产能利用率维持在94%左右,但2024年上半年骤降至58.34%,主因锂电铜箔订单下滑。

图片

2

募资扩产逻辑矛盾

公司拟募资11.81亿元,其中3.99亿元用于扩建工业电源产能。然而,截至2024年6月,其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仅1.27亿元,却计划投入近4亿元扩产,产能消化能力存疑。如果市场需求未达预期,新增产能是否会沦为 "无效资产" 并加剧资金链压力?

图片

技术空心化:研发垫底与“伪硬科技”标签

力源海纳标榜“硬科技”,但研发投入强度显著落后:

1

研发费用率不足行业均值一半

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率9.4%,远低于行业均值的18.66%。

图片

2

专利质量堪忧

72项专利中仅11项为发明专利,核心技术壁垒薄弱。

图片

3

团队学历结构失衡

700名员工中本科及以上仅18.29%,硕士及以上仅3.43%。

图片

监管问询将直击要害

深交所在2025年1月15日已经进行了首轮问询,那么是否会进行第二轮,甚至第三轮的问询?监管层的穿透式审核,是否会撕开力源海纳“高增长”表象下的真实底色?

募投合理性:要求说明产能利用率暴跌背景下扩产必要性,及3.5亿元补流资金与业绩放缓的匹配性;

科创属性:质疑低研发投入与专利质量能否支撑“国产替代”定位;

客户稳定性:要求披露新增客户背景及订单持续性,防范业绩变脸风险;

股权转让合理性:要求说明1元转让家族成员的定价依据,是否存在利益输送;

大额分红必要性:结合业绩增速放缓,解释IPO前突击分红的动机;

关联交易公允性:收购东莞力与源的定价是否合理,突击分红是否损害中小股东利益。

力源海纳的这些问题折射出注册制下部分企业“重套现、轻经营”的心态。实控人在IPO前的巨额套现,本质上是将公众投资者视为“接盘侠”,而公司自身的产能、财务、技术短板却未得到根本解决。

资本市场的健康生态,需要监管层、中介机构与投资者的共同监督。力源海纳能否闯关成功尚未可知,但其暴露的问题已为市场敲响警钟:IPO不是“提款机”,唯有扎实经营、敬畏市场,方能行稳致远。

END 

编辑:IPO 锐眼深析

(个人观点如何炒股配资配资平台,仅供参考)



上一篇:股票配资是什么意思啊 尴尬!程靖淇女友全运会连输六场一局没赢,每次都是0比3!
下一篇:金股配资 顶级投资人 | 宏利投资管理:中国市场情绪比一年前改善了很多
友情链接: